不少家長可能到小朋友懂得說話後才發現他們有口齒不清、黐脷筋問題,但其實在小朋友剛出世後便有特徵可以發現症狀,及早解決可避免更多問題!到底黐脷筋是否天生的?又是否有方法解決?一文解構更多黐脷筋資訊。
「黐脷筋」,即舌繫帶縮短症,由於連接舌頭和下顎的軟組織過短、過緊或過,令舌頭的活動能力有限,屬口腔結構問題。研究指出,約5%至10%的嬰兒會有黐脷筋的情況。
舌頭在正常情況下,可頂住上顎和上排牙齒,伸出唇外三至四厘米。而有黐脷筋的患者由於舌繫帶過短,當張開口時,脷尖會無法無法觸碰上顎或伸出過下門牙或中牙槽,整條脷的活動幅度受限。部份患者患者伸出舌頭時舌頭中段會凹陷,呈現心型或W型。黐脷筋特徵最早在嬰兒剛剛出生後就可觀察。
黐脷筋是先天的,主要成因是遺傳或母親懷孕時缺乏葉酸和維生素。
黐脷筋根據舌繫帶長度、位置、韌度和厚薄劃分4個級別:
第一級為心型脷,屬較嚴重,與嬰兒階段可察覺。由於舌繫帶拉扯着舌尖,令舌頭難以自由移動,從而影響嬰兒的吸啜母乳或牛奶的能力,導致無法吸收足夠營養,出現體重偏輕情況。
第二至四級,主要在孩童一至兩歲時出現,除了會影響進食時的咀嚼和吸啜能力外,亦會影響發音,如舌尖音和舌葉音。此階段的孩童還未能進食固體食物,孩童在由黐脷筋的情況下或會不咬碎食物就直接吞下,導致他們進食時可能會經常作嘔。長期下來,咀嚼能力因缺乏訓練而影響牙齒生長,甚至影響牙齒排列和上下顎的發展。
另外,由於還有黐脷筋的孩童無法移動舌頭,令舌頭起不了清潔牙齒上食物殘渣的作用,有機會比同齡小朋友容易患牙肉發炎或牙周炎。
黐脷筋並不會隨着孩童成長而自癒,建議患者一發現有徵狀就盡快求醫和治療,亦建議孩童在一歲開始進行口腔檢查,確保牙齒、舌繫帶、顎骨沒有異常。
而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手術視乎患者進食困難、說話發音不正的嚴重程度。
一般治療黐脷筋的手術性方案便是「剪脷筋」,即舌繫帶釋放手術,由口腔手術醫生進行。手術前會先為患者進行麻醉,手術中醫生會托起患者的舌頭,在舌頭底部的位置利用激光或電刀切除舌繫帶。麻醉藥過後,便可進食,但避免手術後24至48小時內熱食。
作者:陳澔賢牙科醫生
© 2024 Copyrights. Dr. Chan Ho Yin Excelsior Dental Centre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
WhatsApp 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