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xyz-ips snippet="Language"]

你是否患牙周病的高危人士?4大方法教你自我檢測牙周病!

牙周病(Periodontal disease)是常見的牙患問題之一,日常不注意清潔就可能積聚牙菌膜,形成牙周病。牙周病其實有跡可循,患者在初期可自行檢測是否有牙周病問題。讓醫生一文話你知如何自我檢測和如何預防牙周病困擾!

甚麼是牙周病?

牙周病是因牙菌斑等微生物感染牙齦,引起牙齦發炎。當患者口腔衞生欠佳,牙菌膜就會積聚在牙齦邊緣,當中的細菌會分泌毒素,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,引致牙周病。

若牙菌膜積聚,牙齦邊緣出現發炎徵狀,形成輕微牙周病,即牙齦炎。若發炎的狀況沒有及時得到治療,就會擴及整個牙周組織,破壞牙周膜和牙槽骨,形成牙周袋,則導致嚴重牙周病,即牙周炎。 患者可能會因牙齦發炎(Gingivitis),出現牙齦紅腫、刷牙出血、有牙結石及口臭的現象。

如何自我檢測牙周病?

在尋求牙齒治療前,可以先自行審視自己是否有下列症狀:

(1)停下來
吃硬的食物時,稍微停下來看看牙齦是否會流血(Gum bleeding)?刷牙時留意牙刷是否有血跡、牙齦有沒有紅腫或發炎?吐出來的泡沫別急著沖掉,停下來看看有沒有血漬?

(2)觀察 & 感受
觀察牙齒隙縫是越來越大?牙齦有沒有萎縮現象?牙齦是呈現深紅或暗紅色?有沒有口臭問題?
另外感受一下牙齒有沒有出現之前沒有的冷熱敏感。牙肉萎縮導致牙根外露,是會令牙齒感到敏感。

(3)按壓
用手、舌頭或牙刷按壓牙齦時,是否感覺牙齦腫脹、疼痛或出現出血狀況?用手、舌頭輕按時牙齒是否有鬆動?

(4)輕輕搖動牙齒
病人可以考慮用手指輕輕搖動牙齒。倘若發現牙齒擺動的幅度超過1毫米,即是證實牙周組織並無100%支撐牙齒。需要注意一點,正常健康的牙齒也會有約1毫米左右的正常搖動空間,因此不應過於擔心稍許的牙齒移動。

若有上述的問題,甚至同時出現數個症狀,建議盡快尋求牙齒治療,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。

哪些人較易患有牙周病?

糖尿病人、長者、孕婦、牙套使用者、不定時刷牙者、吸煙人士、飲食不均衡者較容易患上牙齦疾病。

如何預防牙周病?

預防牙周病最重要是做好口腔清潔。早晚用正確方法刷牙,刷牙時須涵蓋牙齦,要刷進牙齦溝內;使用牙線徹底清除牙縫間的牙垢膜。
至少每年一次(最密可以三個月去一次)到牙醫檢查牙齒和洗牙(Scaling),定期去除在結石裏的牙菌斑。

注意!即便牙齒未出現任何不適症狀,仍應定期洗牙(Scaling)。這是因為大多數牙齒疾病的初期通常是無症狀的,患者很難自行準確判斷牙周健康狀況。

作者:陳澔賢牙科醫生

齊仁牙科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