箍牙是一種常見的矯正牙齒方法,在進行箍牙之前,患者需要了解不同的矯正器選擇,除此之外箍牙治療的前、中、後期又有甚麼注意的地方?等醫生向你解答箍牙的常見問題。
牙箍的種類區分,主要分為固定式矯齒器和活動式矯齒器。
最傳統和最常見的牙齒矯正方法是在牙面貼上矯正器,再用鐵線、金屬弓絲及橡筋移動牙齒。傳統牙箍分成3種,包括金屬牙箍、陶瓷牙箍及自鎖式牙箍,亦細分「外箍」及「內箍」。「外箍」是將牙箍固定於牙齒外側,只要張嘴就可看見牙箍;而「內箍」是指牙箍固定於內側,不易察覺。兩款皆不能自行取出矯正器。
即是功能式矯正器和隱形牙箍。
功能式矯正器主要用於小孩口腔軟骨組織未發育完成時,用於矯正牙弓和調整顎骨位置,幫助骨骼生長,多在特殊情況下使用。
而隱形牙箍會根據使用者的牙齒形狀訂製,使用者需根據矯正情況大約每2星期需換上新牙套。矯正過程比傳統牙箍更舒適和易清潔。而且相對外形上更美觀。但使用者需自律地注意每日佩戴20-22小時。
有意箍牙的人士,在決定箍牙前可先了解牙齒矯正的價格和不同牙箍的配戴需求。金屬牙箍收費會比隱形牙箍收費低,但需要面對進食困難的情況,而隱形牙箍則要注意進食前脫下牙箍和進食後需要記得重新佩戴。
另外,建議在箍牙前先做一個全面的口腔檢查,了解自己牙齒的健康狀況 ,若有蛀牙、牙周病等牙患應在箍牙前先處理好。若箍牙前沒有做足檢查或預先處理好牙患,在箍牙期間會大大增加患上牙齒疾病的風險,有損牙齒健康。而有缺牙人士需注意應接受牙齒矯正後才進行植牙治療,先將牙齒調整至合適位置,確保及後進行植牙療程時有一個最佳位置。
在箍牙期間,更需注意口腔衛生,保持牙齒、牙箍及固定器的清潔,特別是佩戴鋼絲式矯正牙箍,有很多隱藏的裂縫和角落未必能仔細潔,更容易讓牙垢膜形成和蛀牙的風險。
為減低牙垢膜形成和蛀牙,箍牙人士除了早晚以正確方法刷牙外,亦建議使用含有氟化物的牙膏,有需要時可使用由牙醫處方、濃度高達5,000 ppm的高氟素牙膏,箍牙人士每日亦可以使用兩次含有氟化物的漱口水,有助預防蛀牙。另外,亦建議箍牙人士減少攝取糖份的次數,減少牙齒長時間受到細菌酸性物質攻擊,同時儘量避免食用有顏色及易留下殘渣的食物。進食後記得要漱口清理食物殘渣,降低蛀牙風險。
以為矯正完牙齒就完成任務?並不是!維持器是需要佩戴終身的。不過維持器和牙套不同,是會隨牙齒的狀況調整佩戴時數。
初期佩戴維持器建議需要一天20小時以上,並維持一年,後續可每天減少時數;若然在佩戴16小時後第二天再佩戴維持器,牙齒感覺緊緊和有一點移位,那就需要停留在一天佩戴維持器16小時的階段。但若然牙齒在16小時的階段都沒移位,就可以再減短時間到只剩在晚上佩戴維持器。但仍建議即使在晚上佩戴了維持器,白天還是建議連續戴4至6小時。
作者:陳澔賢牙科醫生
© 2024 Copyrights. Dr. Chan Ho Yin Excelsior Dental Centre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