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xyz-ips snippet="Language"]

【牙齒健康】「倒及牙」主要成因是遺傳!倒及嚴重可能要做顎骨矯正手術?

除了「哨牙」,另一個牙齒較明顯不整齊的狀況便是「倒及牙」。「倒及牙」又稱下顎突出或反顎,即在牙齒完全咬合的狀態時,下顎牙齒比上顎牙齒更突出,形成「下巴兜兜」或「月亮臉」的情況 。牙齒倒及不僅影響面部美觀,亦可能會影響正常咀嚼和說話能力,更嚴重可能會阻礙呼吸或造成其他牙齒疾病,例如牙齒磨損、牙周病等。讓醫生向大家講解「倒及牙」的成因和解決方法!

「倒及牙」的成因是甚麼 ?

(1)先天遺傳

牙齒倒及的主要成因大多是由於本身的先天基因和遺傳而導致。若直系親屬其中一方或雙方均有牙齒倒及的情況,孩子有牙齒倒及的可能性亦會增加。先天基因上其中因上顎骨發育不足導致上顎骨後縮,或是下顎過度發育導致下顎骨前突,或顎骨後縮和下顎骨前突同時出現。

(2)後天不良習慣

與「哨牙」一樣,不良的口腔習慣可能會加劇或引致「倒及牙」的情況 。若孩童過了合適年齡亦有不良口腔習慣,如長期吮吸手指或使用奶嘴,亦有機會導致和加劇後天的牙齒倒及。

如何處理「倒及牙」最佳?

「倒及牙」的治療大致可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種方式。
輕微牙齒倒及、兒童或青少年的牙齒較容易被調整,因此可透過非手術的方式治療改善。常見的非手術治療其中一個主要方法是使用牙齒矯正,將牙齒的位置調整至正確的位置,回復上排牙齒稍微蓋過下排牙齒。非手術治療的好處是過程簡單,亦可以避免手術附帶的風險,但調整的需時會較一般的牙齒矯正要長。

而對於較為年長或有嚴重牙齒倒及的患者,則可能需要進行顎骨矯正手術。顎骨手術的手術過程會由醫生將患者的顎骨切開,並移至正確的位置,再用鈦金屬固定。手術治療需要較長的康復期,亦需要在手術後配合牙套治療來確保牙齒的正確排列。

甚麼時候處理「倒及牙」最理想?

家長最早可在嬰兒長出上下門牙後留意有沒有牙齒倒及的問題,亦最好在孩童七至八歲、門牙恆齒長出後尋求牙醫檢查牙齒的狀況,若發現有牙齒倒及情況可進一步接受治療。

而顎骨性的「倒及牙」,有機會較遲才發現問題,由於一般人下顎發展較上顎緩慢,有些個案可能待青春期發育完成後才發現有「倒及牙」問題。

顎骨矯正手術風險與後遺症?

顎骨矯正手術中因涉及手術將顎骨切開去調整及移動上下顎骨時,或會牽動附近的神經;如果牽動過於嚴重時,有可能導致永久性無法復原的後遺症,有機會出現下唇神經受損導致下巴及嘴唇失去知覺等情況。不過有關情況發生機率較低,據過往統計顯示,只有10%患者會出現有關後遺症,對面部活動和咀嚼功能則沒有影響。

不論那種情況,建議發現有牙齒倒及的問題都應儘早尋求牙醫的幫助,及早治療可免除更繁雜的治療。

作者:陳澔賢牙科醫生

齊仁牙科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