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牙根
根管治療

根管治療 (杜牙根)

當牙齒被蛀蝕得太深、撞斷或嚴重磨耗,有可能影響到牙髓,令牙髓受感染或壞死。要保存牙齒,牙醫需要將受感染或壞死的牙髓組織清除,並再進行其他牙冠修補治療,整個治療稱為根管治療 (杜牙根)

若不徹底把受感染或壞死的牙髓組織清除,牙髓感染仍有可能蔓延至牙周組織及牙槽骨,有機會造成牙床骨侵蝕,最終導致牙齒鬆脫。因此,一旦察覺到此問題,就必須馬上進行杜牙根治療。根管治療程序包括去除感染牙髓、消毒及填補根管。

根管治療(杜牙根)程序

根管治療是一項複雜的牙科治療,需要嚴格的程序和專業知識,因此需要由嚴格且經驗豐富的牙醫進行,杜牙根一般会有以下步骤:

1 . 局部麻醉

在根管治療開始之前,牙醫會給患者注射局部麻醉劑以減輕疼痛和不適。

2 . 打開表冠

醫生使用牙鑽或其他工具打開受影響牙齒的牙冠,以進入牙髓和根管。

3 . 清潔牙髓和根管

醫生使用特殊工具徹底清除牙髓和根管中的感染物質,以防止感染擴散。

4 . 拓寬和清洗根管

醫生使用根管器械拓寬根管,清理根管內的細菌和碎屑。

5 . 充填根管

醫生用根管填充材料填充根管並密封管口以防止再次感染。

6 . 安裝人工牙冠

醫生使用牙科材料修復受影響牙齒的牙冠部分,以保護牙齒並恢復其功能。

需要杜牙根的原因

需要杜牙根的最主要原因是牙髓被感染,牙髓中有血管和神經線,是由堅硬的琺瑯質和象牙質來進行保護的,當牙齒外部的組織受損時,如嚴重的蛀牙或者補牙位置再次出現蛀牙,牙齒受傷或運動創傷引起的裂紋或者破裂,外界刺激和溫度變化都會給牙髓帶來敏感甚至刺痛反應 在不同程度上。

杜牙根後需要注意哪些?

  1. 飲食注意事項: 治療後牙齒可能會感到麻痹和疼痛,治療後頭幾天避免吃太硬的食物和嚼口香糖。
  2. 口腔衛生:需要保持口腔清潔,每天刷牙兩次,用牙線或漱口水。
  3. 遵醫囑服藥:牙根治療後,醫生可能會給你開一些消炎止痛藥。 嚴格按照醫囑服藥,不可過量服用或停藥,以免影響治療效果。
  4. 注意休息:拔牙後建議減少劇烈運動和疲勞,以免引起牙痛或恢復不良。
  5. 定期復診:醫生會安排定期復診,確保治療效果,有不適或問題及時處理。

杜牙根後帶來的後遺症

  1. 疼痛:在杜牙根治療過程中,可能會出現一些疼痛,例如在打麻醉藥時或治療期間。此外術後也可能會感到疼痛和不適。
  2. 感染:如果杜牙根治療不充分或治療後的清潔不徹底,就可能會引起感染。
  3. 杜牙根失敗:每個牙科手術都存在風險。有機會治療後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治療或牙齒可能需要拔除。
  4. 牙齒變脆:杜牙根治療可能會導致牙齒變脆弱。
  5. 神經損傷:在治療期間,可能會損傷周圍的神經組織,導致麻痹或其他神經問題。
  6. 傷口癒合問題:治療後可能會出現口腔潰瘍或腫脹等傷口癒合問題

 

杜牙根

杜牙根失敗和杜牙根發炎的原因?

杜牙根後未能完全徹底清除牙髓神經中的細菌,都會容易引致牙齒再度發炎,並感到痛楚。此時患者需要盡快前往牙科診所進行檢查,了解是否需要再次接受杜牙根治療,如果情況嚴重,有機會需要直接剝牙。

個人的飲食習慣和口腔衛生習慣也需要留意,例如:常用杜牙根的牙咬硬的東西就會使牙齒細菌進入牙齒內部、或是經常吃甜食令牙齒出現蛀牙。

杜牙根常見問題

在進行杜牙根治療時,醫生一般會為患者進行局部的麻醉,牙醫會確認麻醉藥已經生效才為病人繼續治療,治療過程中不會感覺不會產生痛楚,可是,若牙醫使用的麻醉藥劑量不足,或病人牙齒的發炎情況太嚴重,就有可能在治療過程中感到痛楚,但其實這些情況很少發生。在治療後幾天內,牙齒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痛楚或不適,可以通過口腔藥物來舒緩。

由於牙根的炎症消退需要一定的時間,所以這期間需要多次更換消炎藥。 所以一般需要覆診2~4次左右。 每人牙齒形狀不同完成時間也不一樣,比如臼齒或者特別歪的牙,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整個牙根治療過程。

在杜牙根後需要戴上牙套,以保護真牙避受外力傷害。不過,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配戴牙套,一般來說,如果杜牙根是屬於小臼齒及大牙位置,醫生大多會建議患者配戴牙套,因為早前有外國研究發現,患者的小臼齒及大牙位置接受杜牙根治療後如果沒有戴牙套,約有一半以上的人在三年後會出現牙齒斷裂情況。不過,有部分杜牙根患者則無需要戴牙套,例如杜牙根位置屬於門牙,而手術範圍不算大,牙齒亦無明顯蛀牙損傷等情況下,均沒有戴牙套的必要性。

杜牙根只是清除了發炎的牙髓神經及去除蛀牙,患者在接受治療後仍然需要保持良好口腔衛生及避免進食過硬食物,否則會重新引致蛀牙或令牙齒再度斷裂。

普通根管治療 / 重複性根管治療

根管治療又稱為「杜牙根」,是將患者牙齒內已受損的神經線及組織移除及填充。當患者牙齒的血液及牙髓因腐爛或受傷而受到感染時,就需要進行根管治療。如果不接受治療,患者最終有可能需要將牙齒拔掉。

普通根管治療需要分三次進行,牙醫會去除根管內的所有東西,於牙齒表面打一個小孔,並用小銼刀清除已壞死的牙髓組織。及後,牙醫會用小銼刀及沖洗液清潔牙齒空心區域。最後,需要在患者牙齒充填一些類似塑膠物料以完全密閉牙根。患者在術後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及定期看牙醫。

至於重複性根管治療,如患者在完成第一次杜牙根治療後,仍有不盡完美地方而引起感染,便需要接受重複性根管治療,而療程的難度會較第一次複雜,牙醫需要使用顯微鏡輔助完成。

蓋髓術

蓋髓術是一種保護活髓的方法,透過具有使牙髓病變恢復效應的製劑,覆蓋於近髓的牙本質上或已穿露的牙髓創面上,以保護牙髓使其病變消除。蓋髓術可以分為直接蓋髓術及間接蓋髓術。間接蓋髓術適用於深齲引起的可復性牙髓炎,不會發生牙髓暴露。直接蓋髓術會使牙髓組織被暴露。

蓋髓術較根管治療有更細的有侵入性,而且成本更低。不過,如患者術後沒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,以後仍有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。

根尖手術

如果傳統根管治療未能完全清除牙齒已感染的壞死牙髓組織,患者或有需要接受根尖手術,是保留牙齒的最後手段。牙醫需要透過顯微鏡進行手術,精細地將受感染壞死的根尖切除,並放置根端填充物防止細菌進入,以保留牙齒。患者在接受根尖手術前應由牙醫先作檢查及診斷,作出評估是否有需要接受手術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