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植牙知多啲】点解植牙要补骨?快速了解补骨手术(上篇)
在进行植牙手术前,不少患者都会被牙医建议先进行「补骨」再进行植牙治疗,到底什么是「补骨」、又是否人人都需要先「补骨」后「植牙」?
补骨是什么?
补骨是用来填补缺牙位置的手术,以骨粉填充萎缩的齿槽骨,增加骨质强度,使齿槽骨的宽度、高度和稳固度足以支撑植体植入。骨粉就像帮助骨头生长的媒介,只有在骨整合完成后,齿槽骨恢复到稳固状态,才能进行后续的植牙手术。
为什么植牙要做补骨手术?
有些患者若缺牙超过一年以上且一直未处理,可能会导致齿槽骨流失和萎缩情况。而在植牙前需要先将地基稳固的打好基础,补骨的作用就像是打地基一样,将牙龈的地基稳固才有办法重新建立耐用持久的牙齿。因此如果患者有齿槽骨严重流失的情况,牙医通常都会建议患者先进行补骨手术,以确保植牙牙冠比例正确,让植体可以更牢固。
补骨粉的过程是如何?
首先牙医会为患者打麻醉,再透过显微镜切开手术部位,之后进行微创翻瓣与伤口清创,在填入补骨粉后盖上再生膜,最后进行缝合手术。
补骨手术有哪些方式?
(1)骨脊保存术:
拔牙后,齿槽骨有可能会被吸收,令日后形状改变或造成空间不足。 「骨脊保存术」即在牙齿窝洞处放入再生材料,如胶原蛋白、骨粉、再生膜、PRF等保留拔牙区齿骨的面积。这种方式让拔牙与补骨可以透过一次手术完成,患者只要等待一次伤口愈合即可。
(2)水平补骨术:
有些患者齿槽骨缺失变得宽度不足,「水平补骨术」则能增加齿槽骨的水平体积,让厚度填补足够,创造出符合植体植入的环境。水平补骨手术会因为齿槽骨缺失的情况而令难易度有差异,若缺失的范围较大,可能会需要使用自体骨当作填充材料。
(3)鼻窦增高术:
「鼻窦增高术」又称为上颚窦增高术。上颚后牙区是富含空气的骨骼空腔,当上排后牙出现空缺,就容易有齿槽骨流失、上颚窦扩张等情况,使得骨头高度与宽度不足,容易让植牙的植体没有稳固的地基。透过「鼻窦增高术」,将上颚窦膜往上提升,再用补骨粉来填补上颚后牙区的鼻窦底部,恢复齿槽骨应有的高度,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植入植体。
(4)垂直骨增高术
若齿槽骨的高度不足时进行植牙,会由于齿槽骨缺乏一定的高度而让植牙植体有暴露在外的风险,因此需要进行「垂直骨增高术」。牙医会利用大量的骨粉填补,甚至利用支撑骨钉、特殊再生膜等耗材,重建出足够稳固的齿槽骨,使骨头重建至适当的高度。 「垂直骨增高术」是4种手术方式中相对困难的一种,牙医需兼顾齿槽骨的高度与宽度,更要考虑组织结构的问题,这种手术方式也需较长的恢复期。
作者:陈澔贤牙科医生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