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换牙Q&A】家长无惧换牙期呵护孩子恒齿成长!
换牙期是不少小朋友成长的关键期,因此家长们都格外紧张及重视。究竟小朋友换牙期是什么时候?应该主动拔除乳齿吗?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?
小朋友换牙期?
到5至6岁,恒齿会开始取代乳齿, 即开始进入换牙期。乳齿会因牙根收缩而变得松动,并先后脱落,而恒齿就会在空位上逐一长出。一般换牙的顺序会从前面的门牙、侧门牙、犬齿,再到后面的臼齿,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是此顺序。换牙期将会持续到12至13岁,直到28至32颗恒齿长出为止。
要主动拔除乳齿吗?
不少父母担心乳齿挡住了恒齿的生长,一发现牙齿有松动便将小朋友的乳齿拔掉。然而,根据卫生署的指引,过早将乳齿强行拔除反而会导致恒齿不整齐,因此可待乳齿自行脱落。
在换牙期间可能会出现「重叠牙」,即乳齿来不及脱落,但下颌的恒门牙已经在乳门牙背后准备长出来。一般情况这情况下,亦不会影响恒门牙的生长,因此无需强行拔掉乳齿。当乳齿自然脱落,恒齿一般能够回到正常生长位置。
为何乳齿脱落了但恒齿仍未长出?
一般情况下,恒齿会在几个月内自然在这空位长出来,新牙平均6个月内长出来都算正常。换牙时间的迟与早因人而异,即使与一般同龄孩子比较,相差一年也算正常。
有些个案可能是因为蛀牙而令乳牙提前脱落,导致细菌经由根管去到牙根,造成周围的齿槽骨发炎,影响到下方恒齿牙胚的生长。若出现此情况,建议家长带小朋友到儿童牙科了解问题。
上排牙齿缝隙过大需要即时进行矫正吗?
在换牙期,不少小朋友在长出上排正中两颗门牙时,会向两旁生长,如同一个「八」字一样,中间会有一个明显的牙缝。这个牙缝会随着两旁边的犬齿长出后,就会自然地消失,通常犬齿会在11至13 岁生长完毕。
为何恒齿的色泽较黄?
由于恒齿的珐琅质钙化程度及透光度都较高,光线可以把珐琅质下层黄色的象牙质呈现出来,因此一般情况下,恒齿一般比乳齿「黄」。
换牙期应该如何护理牙齿?
1.预防蛀牙
幼儿口腔最常见的问题便是蛀牙,不少家长认为乳牙总会脱落,即使出现蛀牙问题亦忽视,然而,乳牙出现蛀牙亦须积极处理,避免影响换牙后的恒齿。小朋友亦应减少食用过糖份较高的食物,日常护理上除了要勤刷牙和使用牙线清洁口腔外,建议可定期涂氟或使用含氟牙膏,增加牙齿保护层。
2.多摄取韧性食物
小朋多吃具有韧性的食物,例如蒟蒻、牛肉等,可刺激牙床的发育,让恒牙能够更顺利的长出。同时避免让孩子吃太多软性食物,以免因咀嚼次数过少,而令牙床过于狭窄,从而不利恒牙的发展。
3.避免不良的口腔习惯
不少小朋友有吸手指头或是会用错误的方式吞口水等不良口腔行为,造成口腔肌肉不平衡,可能会诱发蛀牙,或出现上颚齿列前突、牙弓狭窄,下颚发育不良的问题,导致牙弓狭窄不利恒齿生长。
4.注意牙刷的更换
根据研究显示,新牙刷去除牙菌斑的效果远高于已使用3个月的旧牙刷,因此建议小朋友的牙刷在使用3 个月后或已有磨损后就必须更换,确保新长出来的恒牙得到好的呵护。
作者:陈澔贤牙科医生















